【地評線】天府網評:青年要上好“我的大學”
為集中展示新時代青年聽黨指揮、矢志奮斗的精神風貌,激勵廣大青年心懷“國之大者”,奮勇建功立業,以優異成績慶祝黨的百年華誕,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,共青團中央、全國青聯決定授予王殳凹等30名同志第25屆“中國青年五四獎章”。
30名“五四獎章”獲得者,多是來自各個領域、各行各業*基層的青年,其中為脫貧攻堅勝利做出突出貢獻的駐村*書記和村黨總支部書記就有4人。不畏艱難,勇挑重擔,在*艱苦的基層成長,感悟這些優秀青年的成長歷程和無私奉獻情懷,更想到習近平總書記在一次與大學生的交流中所說,他自己上的是“梁家河的大學”。
何謂“梁家河的大學”?眾所周知,梁家河是青年習近平成長的地方,所謂“梁家河的大學”,就是他青年時期在農村基層成長的經歷。習近平總書記曾說,他的成長和進步起始于七年知青生活,*大的收獲有兩點:一是讓他懂得了什么叫實際,什么叫實事求是,什么叫群眾。二是培養了自信心。可說,習近平總書記這份基層成長的經歷與收獲彌足珍貴,鑄就了他青春報國、一生為民的偉大情懷。
所謂“梁家河的大學”,折射出的是習近平總書記的“青年觀”。“現在,青春是用來奮斗的;將來,青春是用來回憶的。”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青年提出的殷切希冀,實際上更是源于他在農村插隊時所引發對青春的深沉哲思。梁家河七年插隊生活,見證著習近平總書記青年時期意志的磨練和信念的樹立,在那里,他踏出了為人民做實事的遠行,形成了今天“青春是用來奮斗的”的“青年觀”。基層,是青年人施展才能的廣闊天地。因此,習近平總書記經常以自己的切身經歷指導青年學習、工作,激勵青年成長,鼓勵青年們去基層一線接受實踐鍛煉。
所謂“梁家河的大學”,啟迪新時代青年要上好“我的大學”。深刻感悟習近平總書記“梁家河的大學”和無數優秀中國青年成長的歷程,可以說,每一個青年都有一所*好的“我的大學”,它非國內外什么*大學,而又勝過任何*大學,這就是沒有圍墻的社會大學,就是*廣闊的基層社會,工廠、農村、邊疆、軍營……習近平總書記曾講過,現在來講,大學生就是大學生,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,要放低身段,到基層去,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,到工作需要的地方去。他要求青年要“補上社會實踐這一課”,要給書本上的知識“擠擠水”,這些都告訴我們,基層實踐,艱苦磨練,就是青年必修必須珍視的“我的大學”。
青年強,則中國強。我是什么樣子,中國就是什么樣子,我就是中國。所以,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“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*積極、*有生氣的力量,國家的希望在青年,民族的未來在青年。”新時代青年必須堅定信仰,不負希望,發揚五四精神,以奮斗為己任,說到底,就是要能夠上好“我的大學”,腳踏實地,不畏艱難,勇擔時代使命,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,讓青春理想在祖國和人民*需要的地方,在新時代新征程中閃耀光輝。
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網,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!